CGTN:潮起濠江: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新高度 “`

(SeaPRwire) –   CGTN發表一篇關於澳門過去25年如何推動經濟多元化的文章

北京,2024年12月11日 — 惠浩傑,一位剛完成加州學業的本科生,帶著將中國大陸的尖端機器人技術引入澳門的使命回到了家鄉——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他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資源和機遇,成功建立了自己的事業,並進入了大灣區不斷發展的科技生態系統。

惠浩傑表示,大灣區的創業環境獨特。「每個城市都發揮自身的優勢——澳門擁有與葡萄牙相關的資源,香港在金融方面實力雄厚,深圳則在智能製造方面領先。(它們)協同合作非常緊密便捷。」

他的故事突顯了澳門正在發生的關鍵轉變,一個曾經依賴博彩業的經濟體現在正在擁抱新的產業。

自1999年回歸中國以來,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上以賭場和旅遊業聞名,它已穩步轉向經濟多元化。大灣區在此次轉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澳門發展科技、金融和文化等產業提供了工具。如今,隨著融入更廣闊的區域框架,澳門不僅是旅遊中心,更是創新中心。

去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發布了2024年至2028年澳門適度多元發展規劃。該文件概述了發展旅遊休閒、中醫藥和大健康、現代金融、科技、會展和文體等產業的具體規劃和安排。

該規劃與一個日益突顯澳門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作用的趨勢相吻合。近年來,澳門高等院校產學研合作收入和專利項目數量持續上升。去年,產學研合作收入約達4.75億澳門元(約合5920萬美元)。2019年至2024年9月,共獲得專利340多項。澳門也越來越積極地與大陸更廣闊的太空探索願景相協調,於去年5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首顆空間科學衛星。

澳門多元化策略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推廣大型活動,例如國際煙花比賽、國際音樂節和格蘭披治大賽。這些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的活動,正在幫助為澳門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並減少其對博彩等傳統支柱產業的依賴,從而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聲譽。

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澳門經濟發展的另一股動力。在中國南部珠海市橫琴區設立的粵澳深度合作區,大大改善了澳門與珠海等鄰近城市的連接。1月至10月,珠澳之間最繁忙的出入境口岸——拱北口岸出入境人次超過9000萬,日均超過30萬。這種人流、物流和服務流的暢通無阻,增強了澳門作為區域樞紐的作用,惠及貿易、旅遊和跨境合作。

城市規劃也發生了變化,重點是更有效率的土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目前,澳門約30%的新土地開發正在合作區進行,促進跨境合作和空間優化。這種戰略性土地開發,加上改進的基礎設施,正在增強澳門的整體可持續性和在大灣區內的融合,從而確保城市以平衡、可持續的方式繼續發展。

更多信息,請點擊: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聯絡:Contact: cgtn@cgt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