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與親人分享一餐,食物很少是這個儀式最重要的一環。
「這可以成為一個放慢速度並聆聽對方的空間或時間,連繫彼此,分享當天的情況或生活中的事情,」Wellesley學院高級講師Anne Brubaker說,她教授一門關於食物與文化的課程。「這真的像一種社會黏合劑。無論是家人、朋友或認識不太熟的人,一起用餐都是我們連繫的一個重要方式。」
臨床心理學家Anne Fishel是家庭用餐計畫的共同創辦人,她說在辦公室為家庭提供的許多工作,很容易在家中自然地在餐桌前完成。「當孩子有機會與父母親密地連繫,感覺父母在聆聽他們,有機會談論當天的情況或心事,這就像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那條充滿坑洞的道路上的安全帶,」她說。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國家成癮與物質濫用中心的一份報告發現,經常與家人一起用餐的青少年更可能報告與父母的關係質量高,壓力水平較低。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近75%的美國成年人將與家人在一起列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COVID-19疫情高峰期,85%的父母表示經常與家人一起用餐。但現在家庭返回正常忙碌的生活,讓家人一起用餐將是一大挑戰,更不用說擴大家庭了。
專家向時代周刊談到如何讓家庭用餐實現。他們說:
切實地考慮各自的時間表
專家表示,讓家庭用餐時間得以安排的最好方法,是將其編入每周或每月的時間表中,並根據每個人的技能和能力分配各自的角色。這可能意味著指定某人負責在用餐前購買食材,分配家庭成員帶不同的食物,或者如果時間允許,一起準備食物。
Fishel明確指出,共享的餐點不必一定是晚餐。它可能是家庭早餐,甚至是同一時間分享的小食。她說,有些家庭會採取「分段用餐」的做法。這意味著一些親屬先一起吃,然後有人離開,另一人加入,或者有人只有時間過來吃甜點。重點是家人花時間在一起,通過某種儀式互相學習。
對一些家庭來說,食物也可以作為連接自己文化或身份的方式。「從一天到下一天,從一周到下一周,甚至回顧過去幾代人,我們吃的食物可能與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吃的一樣,」Fishel說。「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種錨,提供了一定的穩定性,這對成人和孩子來說都很重要。它讓我們可以依靠,讓我們時時記得自己是誰。」
培養一個空間
雖然正式的飯廳曾經是財富和許多家庭理想的標誌,但專家說這並不是成功共享餐點的必需條件。Fishel建議家庭嘗試創建一個他們可以面對面坐下的空間,以便在吃飯時看著對方,但強調這些餐點真的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
每個家庭應根據自身需求來適應用餐時間的規範,Brubaker指出,站著在廚房吃飯或在沙發旁吃飯並不會影響家庭的連繫能力。「有些家庭對餐桌有更正式的期望,比如禮儀和禮貌的重要性,而其他人可能認為在餐桌上起立離開並返回也沒問題,」她說。「重要的是為你們設立一個共享的空間,可以享受一餐。」
為了啟動對話,專家建議從更結構化的談話開始,例如討論當天的好事和壞事,或高低點。Fishel說,家庭也可以在準備飯或用餐時整合有趣的遊戲或活動,使餐點更有趣。如果用餐時正處於壓力期,她建議從呼吸練習或在蠟燭光下用餐開始。播放背景音樂也可以幫助營造正確的調子。
善用科技
專家告訴時代周刊,家庭也可以利用科技來保持聯繫。例如用FaceTime或Zoom在用餐時與不在場的家庭成員通話,類似於許多家庭在疫情初期使用視頻通話。
但如果允許餐桌使用科技,則必須對所有年齡層貫徹相同的規則。也就是說,禁止使用手機的規定應同時適用於父母和孩子。
專家表示,雖然一起談論當天的情況很重要,但在用餐時觀看電視或電影也沒問題。「當我們做兩件事時,我們對食物本身的重視程度會下降,」Brubaker說。「[但]我可以想像一個家庭一起坐在電視機前吃東西,同時享受節目,這也可以成為彼此連繫的方式。用餐後通過討論節目和食物也可以繼續交流。」
留意預算
儘管通貨膨脹正在放緩,但專家也明白為家人準備自製餐點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成本很高。他們鼓勵父母制定餐點計劃,以便在預算內保持平衡,確保只購買真正需要的食材,從而限制浪費食物。
Fishel建議家庭在網上尋找預算友好的餐點建議。她還建議家庭考慮替代食材選項,例如購買冷凍蔬菜水果,或選擇豆類和穀物替代肉類,這樣可以快速節省開支。
採取簡單的做法也沒關係。「剩飯也行,外賣也行,」Fishel說。「家庭用餐的秘訣真正在於他們聚集在一起時發生的事情。享受彼此的陪伴,放鬆,開心地聊天,講個故事。所以不必一定要從頭做自製食物或使用有機食材,這並不是家庭用餐最重要的部分。」
食物可能是最初的連繫點,但在餐桌上分享的故事以及共處的時間,才是讓一餐值得紀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