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紐約)——大批紐約市警察周二開始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數十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仍留在校園內。
抗議者幾小時前佔領漢密爾頓樓,之前他們在校園內設立營地。
學生們堅定不移地再次設營,警方在4月18日清除校園草坪上的營地。學生當天開始在曼哈頓校園抗議,反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要求學校撤資那些他們聲稱從衝突中獲利的公司。
抗議活動已蔓延到加州到麻薩諸塞州的校園,隨著衝突升級,學校面臨更大壓力清除抗議者。
過去兩周,超過1000名抗議者在德克薩斯州、猶他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新墨西哥州、康乃狄克州、路易斯安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的校園被捕,部分人在與裝備警棍的警察發生暴力衝突後被捕。
紐約市長艾瑞克·亞當斯周二下午建議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者「現在離開這個場面,繼續通過其他方式表達你們的訴求。這必須現在結束。」
白宮譴責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州立大學胡蘭分校的佔領行動,後者的抗議者曾佔領兩座大樓,直到警察持警棍介入,周一晚上逮捕25人。官員估計,北加州該校的總損失高達100萬美元。
總統喬·拜登認為,學生佔領學術大樓「絕對是錯誤的做法」,「不是和平抗議的例子」,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表示。
其他學校試圖與抗議者協商協議,希望和平舉行畢業典禮。隨著衝突似乎加劇,是否能通過談判緩和抗議活動還不清楚。
西北大學獲得難得的成功,官員表示與代表大多數抗議者的學生和教職員達成妥協,允許他們在春季課程結束前和平示威。
全國校園抗議活動始於哥倫比亞大學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的回應,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發動致命襲擊後發起。武裝分子殺害了大約1200人,大多數是平民,並挾持了約250人為人質。以色列誓言消滅哈馬斯,據當地衛生部門稱,已在加薩地帶殺死超過34,000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將大學校園抗議活動定性為反猶太主義,而以色列的批評者則說,它利用這些指控來壓制反對意見。雖然部分抗議者曾在攝像機前表現出反猶太主義言論或暴力威脅,但組織抗議活動的人士,其中一些是猶太人,表示這是一場和平運動,旨在捍衛巴勒斯坦人權和抗議戰爭。
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抗議者周二早上緊緊地牽著手,將家具和金屬路障搬到漢密爾頓樓,該樓曾在1968年民權和反越戰運動期間被佔領。抗議者將該樓命名為「欣德樓」,紀念一名在加薩地帶被以色列軍隊射殺的小女孩。
儘管夜間出現混亂,紐約警察高層表示,在沒有學校管理層請求或緊急情況下,不會在未經哥倫比亞大學同意下進入校園。
佔領行動發生在校方要求抗議者周一下午撤離帳篷營地或面臨停學處分的幾小時後——限制進入所有學術和娛樂場所,只允許進入自己的住處,並且對畢業生來說,無法畢業。
馬赫穆德·哈利爾是談判前與管理層溝通破裂的主要談判代表之一,他也是被停學的學生之一。他與美聯社分享的停學通知書表示,他拒絕在之前警告後離開營地,但哈利爾表示他已遵守校方要求周一下午限期撤離營地。
哥倫比亞大學發言人班·張在聲明中表示,任何佔領漢密爾頓樓的人都可能因「將抗議活動升級到無法控制的局面——破壞財產,打破門窗和封鎖入口」而被學校開除。
佔領抗議者堅持,他們將留在漢密爾頓樓,直到學校同意三項要求——撤資、赦免和對話。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大學教師協會分會表示,教職員試圖幫助緩和局面,但一再被校方管理層忽視,儘管學校法規要求諮詢。該組織警告校園附近的警察和抗議者可能發生衝突。
「我們將校長、高級職員和董事會對任何可能發生的警察行動負責。」該分會周二晚表示。
哥倫比亞大學「左翼錫安主義」學生伊拉娜·萊科維奇表示,過去幾週很難集中精力上課,隨處可聽到「大聲說出來,清楚說出來,我們要錫安主義者離開這裡」的呼喊。她說,考試時也能聽到這種呼喊。萊科維奇認同自己是猶太人,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特拉維夫分校學習。她希望現在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能更開放接受她這樣批評以色列戰爭政策但認為應該有以色列國的人。
亞當斯聲稱,哥倫比亞大學的抗議活動「已被專業外部煽動分子利用」。市長未提供具體證據支持這一說法,抗議組織者和參與者予以質疑。
紐約警察高層在2020年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浪潮中也提出類似的「外部煽動分子」說法。在某些情況下,高級警官錯誤地將著名社區活動人士組織的和平遊行定性為暴力極端分子的作品。
___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馬蒂斯報導自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美聯社記者在全國各地報導此新聞,包括卡倫·馬修斯、吉姆·維爾圖諾、漢娜·紹恩鮑姆、薩拉·布魯姆菲爾德、斯特凡尼·達齊奧、克里斯多福·韋伯、卡羅琳·湯普森、戴夫·科林斯、馬基亞·塞米內拉、菲利普·馬塞洛和科里·威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