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紅海衝突中行走外交緊繩

葉門-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胡塞-船隻

(SeaPRwire) –   自 12 月以來,印度海軍艦艇已在紅海至少 17 起海盜劫持船隻的事件中扮演第一時間回應者的角色。在上週發生的最新事件中,一艘名為 INS Sumitra 的印度軍艦在 36 小時內在索馬利亞海域營救了兩艘被劫持的船隻。根據印度媒體《印度教徒報》的報導,該軍艦首先在 1 月 28 日回應了伊朗籍船隻發出的求救訊息,印度海軍軍官最終迫使海盜安全釋放了 17 名船員和船隻。兩天后,它再次攔截了另一艘名為 Al Naeemi 的伊朗籍漁船,解救了 19 名船員。

「當鄰近國家發生壞事,而我們說『這與我無關』時,我們不會被視為負責任的國家。」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週二表示。

印度的回應源於對紅海盜匪活動死灰復燃的擔憂日益加劇。去年 10 月,葉門的一個由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胡塞組織對聲稱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發動了一系列襲擊,以報復以色列對哈馬斯的戰爭。為了應對事態升級,近 20 個國家加入了「繁榮衛士行動」,這是由美國領導的特遣部隊,旨在援助紅海船隻的安全移動的行動。 

但專家表示,到目前為止,印度一直避免這樣做,以平衡其與伊朗的外交利益。印度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已跨越幾個世紀——這兩個國家在 1947 年之前共用邊界,至今仍共享語言、文化和傳統。目前,兩國都分別享受強勁的雙邊商業、能源和外交連結,根據印度外交部表示。

p>然而,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政府在過去幾年更接近華盛頓的情況下,印度現在走在外交的鋼索上,同時在紅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自 2008 年以來就一直在那裡巡邏,成為僅次於美國、法國和中國的該地區最大的海軍力量。

印度海軍沒有利用其能力來打擊紅海的胡塞組織,而是選擇專注於通過部署導彈巡洋艦、海上巡邏機和無人機來打擊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的海盜,以監控該地區的商業航運。其中包括在亞丁灣的兩艘最前線的軍艦,在阿拉伯海上部和西部至少有 10 艘軍艦,監視飛機以及包括特殊突擊隊在內的海軍人員。根據印度官員透露,這些艦艇在過去兩個月內已監控和調查了 250 多艘船隻和小型船隻,並登上了 40 多艘船隻。

「印度在紅海面臨困境。」阿比吉特·辛格 (Abhijit Singh) 是前海軍軍官,現任位於新德里的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海事政策倡議負責人,他告訴《時代》雜誌。「印度決策者認識到保護商業航運免受武裝襲擊的必要性,但他們覺得有必要避免參與一項旨在打擊控制葉門大部分地區的政治支持團體的軍事行動。」他說。

最近的襲擊已對印度的貿易和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印度極度依賴紅海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進行安全通行,並作為通往歐洲、北美、北非和西亞等主要地區的門戶。自衝突開始以來,印度在運輸出口方面遭遇了相當大的延誤,包括貨船受到威脅、集裝箱運輸費激增以及出口商延遲通過紅海運輸貨物。根據一家位於新德里的貿易商協會透露,這些延誤可能會削減約 20% 目前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路線的印度總出口額——價值高達 2000 億美元。

辛格表示,同時,新德里「對胡塞組織與伊朗的聯繫日益警惕」,他指出印度海軍的報告指出去年 12 月在阿拉伯海針對商船 MV Chem Pluto 的襲擊事件,並揭示了可能使用伊朗自殺無人機,這加深了胡塞組織可能獲得伊朗武器的擔憂。 

蘇傑生在最近訪問德黑蘭時也提出了這個問題。在與伊朗同僚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安舉行聯合記者會時,他告訴記者「這種緊張局勢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這一點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在印度政府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之間進行通話後,他訪問了伊朗,兩方在通話中「對胡塞組織在紅海南部和亞丁灣的魯莽襲擊表示共同擔憂」,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

辛格說:「印度在某些方面,很希望協助美國應對胡塞組織的威脅——即使新德里仍未決定是否加入美國在紅海領導的聯盟。」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