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印度和中國在經歷了多年緊張關係加劇後,正在修補關係。
就在過去幾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了新德里,會見了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及其他印度高級官員,同時兩國之間的直航班機在五年來首次恢復。王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的會晤,是自2020年邊境衝突導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國士兵死亡以來,雙方之間的第二次此類會晤。王毅「積極」的會談似乎為莫迪本月稍晚進行的七年來首次訪華鋪平了道路,屆時他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此次和解被視為在印度與美國關係日益動盪之際發生。總統唐納德·川普已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是亞洲最高的關稅。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聲稱,印度透過精煉受禁運的原油並以高價出口,充當了「俄羅斯石油的全球結算中心」,有效地為莫斯科輸送了急需的美元。納瓦羅以帶有冷戰色彩的措辭警告:「如果印度希望被視為美國的戰略夥伴,它就需要開始像一個戰略夥伴那樣行事。」印度對此提出了異議,但實際上是前拜登政府要求德里購買俄羅斯石油,以幫助穩定全球能源市場。
然而,這些論點對川普而言毫無價值,他希望與印度早日達成貿易協議的期望,卻遭到了德里強硬的談判立場。這很可能是一位慣於採取此類手段的人,徵收關稅的真正理由。
無論如何,隨著川普公開羞辱印度及其領導層,印度民眾對川普的態度正在惡化。這進一步限制了印度官員在貿易等棘手問題上與華盛頓達成協議的能力。但也可能危及兩國精心制定的印太政策,因為關於「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未來問題浮出水面,該對話印度已與澳洲、日本和美國共同參與,以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因此,近期美印之間的爭執是北京一直在等待的一個機會——它為中國與印度在某些問題上合作,重建雙邊關係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同時也削弱了曾經蓬勃發展的印美夥伴關係的鋒芒。
然而,將此主要視為對川普行為的回應將是一個錯誤。雖然川普的行動可能加速了中印接觸,但這種謹慎的正常化進程自去年10月就已開始,當時印度和中國就在巡邏安排上達成了一致,試圖緩解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
自2020年衝突以來,德里一直堅稱是北京單方面改變了現狀,在其邊境一側修建帳篷和觀察塔。當中國去年同意脫離接觸時,這就等於默認了正是北京的行動導致了這場危機。因此,德里開始恢復與中國的政治關係。
此後,雙方採取了多項措施以實現關係正常化。中國今年已允許印度朝聖者訪問西藏自治區的重要宗教場所。作為回報,印度已恢復對中國遊客的簽證服務,並同意重啟通過指定山口恢復邊境貿易的談判。在王毅最近的訪問中,雙方還決定設立新的專家和工作組,負責邊界劃定,同時中國向印度保證將解決其對化肥、稀土和隧道掘進機(TBMs)的需求——這些商品的進口因中印關係緊張而受到影響。
然而,印度鮮有人對中印關係的未來抱有任何幻想。過去有過太多次的假性開端。無論有沒有美國,印度都將繼續對中國的意圖保持警惕,因為兩國關係的基本面仍然是競爭性的,德里仍然熱衷於建立一個威懾框架,以避免2020年那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如果川普確實是一個因素,那他也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