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對廉價中國電動車尚不買單

Electric cars stacked for export

(SeaPRwire) –   中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電動車產業,擁有超過100個本土品牌。這些汽車擁有各種令一般美國駕駛驚嘆的功能,而且價格比美國或歐洲的競爭對手更低。

但根據University of Chicago和AP-NORC的調查,大多數美國消費者不想要它們。即使中國汽車比美國汽車便宜10,000美元,週四發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希望他們的車輛是在美國製造的。

然而,有兩大警示:隨著價格差距的增加,美國汽車的優勢通常會越來越小。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表示,寧願多花500美元購買美國汽車,而不是中國汽車;53%的人表示多花10,000美元是值得的。然後是時間的變化。僅在去年,表示願意支付更多費用的受訪者比例顯著下降——對於500美元和5000美元的差價,都有兩位數的轉向選擇更便宜的中國汽車。

就目前而言,這當然大多是理論上的。你不能輕易在美國購買中國電動車。中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沒有經銷商或分銷商。進口一輛將需要高額關稅,而且由於國家安全限制,很快將被有效禁止。

但將中國電動車的崛起視為與美國無關,將是一個戰略失誤。我一直回想起我的美國歷史課程。1959年,Soviet Premier Nikita Khrushchev在一座美國廚房的複製品前,與時任U.S. Vice President Richard Nixon進行了一場即興辯論。Nixon指著廚房及其現代電器,視其為資本主義可以提供的機會的象徵。Khrushchev則認為這些商品是現代頹廢的標誌。最終,那一刻促使蘇聯人民為家庭舒適而奮鬥。

當美國消費者意識到世界其他地區正以低成本享受新奢侈品時,他們會作何感受?在華盛頓,兩黨許多民選領導人認為對中國強硬在政治和政策上都是贏家。正如調查所示,美國消費者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這一點,但長期來看,很難抵抗更便宜、更好的產品。

那些洞察中國的公司看到了即將到來的挑戰,但主動行動卻寥寥無幾。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製造商似乎對今天兩黨政策的護城河感到滿意——儘管這條護城河很容易在未來政府的突發奇想下被填平。Ford Motor Company是一個例外。今年,該公司發起了一項努力,從頭開始重新思考其電動車製造,並打造一款能夠在成本上競爭的汽車。這是一個大膽的願景,伴隨著大量的執行風險。

氣候倡導者和密切關注中國的人士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中國電動車的崛起對美國汽車產業構成生存威脅。中國電動車已經成為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暢銷產品,並日益滲透歐洲、英國和澳洲市場。隨著成本持續下降和技術改進,美國也將面臨允許其進入的壓力。

若要將此故事發送到您的收件箱,請訂閱TIME CO2 Leadership Report newsletter。

本故事由與和Journalism Funding Partners的合作支持。TIME對內容全權負責。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