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減肥藥瘦身的沉重代價

GLP-1 受體促效劑注射筆與醫用量尺

(SeaPRwire) –   GLP-1 藥物已席捲全美,不再僅是臨床工具,更成為地位象徵。它們曾一度僅限富裕且人脈廣泛者使用,如今在全美各地的診所都能開立。對於數百萬難以持續減重的人來說,這些藥物帶來了希望,特別是在單純飲食和運動無效之後。事實上,202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八分之一的美國人曾服用這些藥物。

人們減重速度前所未有——但隨著體重減輕,患者還可能失去什麼?

身為一名醫生,我曾坐在急診室裡,面對那些對自己體重快速下降感到興奮的患者——直到他們出現無法消退的噁心感。有一次,我要求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結果顯示出注射劑無法逆轉的醫療併發症。我的同事和我都曾看到有人完全停止進食,因為藥物讓飢餓感變得陌生。

澄清一下,我並非在譴責減重藥物或服用者。但我們需要正視在追求纖瘦的過程中,經常被忽視的高昂代價。我們現在應該提出關鍵問題,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文化十字路口。隨著這些藥物重新定義醫學、人們對身體形象的看法和醫療保健的可近性,我們必須正視其所帶來的醫療和心理後果。

有些人為了瘦身的文化獎勵,而交換醫療風險——追逐一種理想的身體,卻不總是了解其隱藏的代價。問題是:當快速減重的長期副作用,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仍在逐漸顯現時,我們該如何看待?

從《真實家庭主婦》到 Reddit 論壇(在這些論壇上,使用者之間分享著非官方的用藥時間表),GLP-1 藥物無處不在。這些藥物讓我們得以一窺我們如何看待身體形象、階級和身份。當名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引人注目的轉變照片時,這推動了對快速成果的需求。

但這些藥物最初是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而開發的。現在,對纖瘦的文化熱潮正在重新定義,誰可以獲得曾經專用於慢性疾病的藥物。儘管大多數保險涵蓋糖尿病用藥,減重治療費用通常需要自費,且價格差異很大。

急診室正在處理越來越多社會對減重痴迷的代價。最近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2022年至2023年間,近25,000次急診就診與GLP-1藥物有關。一個嚴重的併發症是胃輕癱,一種胃部蠕動減慢且無法正常排空的情況,導致腹脹、噁心和劇烈疼痛。一項對約1600萬美國患者的大型分析發現,使用GLP-1藥物的人患胃輕癱的機率幾乎是四倍,且服用這些藥物的所有患者中,近5%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有些患者會出現腸阻塞或胰腺發炎——這是一種稱為胰腺炎的痛苦且可能危險的病症。

但除了身體症狀之外,還有一個往往更難診斷的問題:這些藥物如何掩蓋或加劇飲食失調等行為健康問題。GLP-1藥物旨在減少飢餓感,但這種食慾抑制作用可能加劇限制性飲食行為,甚至引發新的失調症。正如一些報告所說,臨床醫生創造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術語「藥物誘導性厭食症」,來形容飽足感的預期正面效果,卻可能無意中加劇飲食失調。並非所有減重服務提供者,無論是當面治療還是線上治療,都會在患者入組前篩查飲食失調。在許多情況下,沒有提出足夠的問題或提供充分的後續追蹤。

作為一名醫生,我受過治療症狀的訓練。但作為一個人,我不禁想知道:如果症狀是我們對改變身體的痴迷,以及認為越瘦越好的信念呢? 

今天,纖瘦可以透過注射器實現,但這不保證健康的生活。在我們透過藥物追求纖瘦之前,我們需要問:是身體出了問題,還是我們都在照的鏡子有問題? 

減重是一種選擇。但絕不應該因為社會對纖瘦的審美痴迷,或在不了解全部代價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